2024年退休工资计算规则调整了吗?
最近各地社保局陆续发布通知,2024年退休工资计算公式确实迎来重要调整。最核心的变化体现在缴费基数上限提升、计发月数重新核定以及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式优化三个方面。以北京市为例,新规实施后,月缴费基数上限从去年的31884元调整为33891元,直接影响高收入群体的养老金积累速度。
你的退休工资会这样算出来
根据人社部2024年最新文件,退休工资计算公式保持"基础养老金+个人账户养老金"的结构,但具体参数有更新:
- 基础养老金 =(全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× 本人平均缴费指数)÷ 2 × 缴费年限 × 1%
- 个人账户养老金 = 个人账户储存额 ÷ 计发月数(新标准见下表)
退休年龄 | 原计发月数 | 2024年计发月数 |
---|---|---|
50岁 | 195 | 190 |
55岁 | 170 | 165 |
60岁 | 139 | 136 |
这三个调整细节要特别注意
第一,延迟退休人员的缴费指数上限从3.0提高到3.5,意味着继续工作的人群可以积累更高养老金。第二,视同缴费年限计算增加了对1996年前参加工作人员的工龄折算系数。第三,养老金年度增长率首次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挂钩,预计今年增幅约3.2%。
算算你能领多少钱
举个实际案例:王师傅60岁退休,缴费年限35年,平均缴费指数1.2,个人账户余额15万元,所在省2023年平均工资为8000元。
- 基础养老金 = (8000×1.2)÷2×35×1% = 1680元
- 个人账户养老金 = 150000÷136 ≈ 1103元
- 过渡性养老金(按新规计算)≈ 420元
合计每月可领取:1680+1103+420≈3203元
退休人员最关心的5个问题
1. 新公式会导致养老金减少吗?
实际上多数人养老金会增加,特别是缴费年限长、缴费基数高的人群。
2. 今年退休和明年退休差别大吗?
主要看所在省份平均工资增长情况,经济发达地区差异更明显。
3. 灵活就业人员怎么计算?
同样适用新公式,但缴费基数需自主选择(60%-300%当地平均工资)。
- 人社部《关于2024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》
- 国家统计局2023年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